除濕機流體線圈規格![]() 流體線圈規格 1.0認證 可接受的線圈應具有標準410認證并帶有符號。如果制造商是空氣冷卻和空氣加熱線圈認證計劃的現有成員并且線圈已按照其評級,則將考慮超出制造商認證范圍和/或標準評級條件范圍的線圈。標準410.制造商必須通過9002認證。 1.1流體線圈設計壓力和溫度 對于標準負載的銅管線圈,線圈的設計應能承受250的最大工作壓力和300°的最大流體溫度。可選的高壓結構將包括白銅管和集管,以將最大工作壓力提高到350,最高工作溫度提高到450°。對于帶有可拆卸頭部的可清潔線圈,線圈的設計應能承受100的最大工作壓力,最高流體溫度為150°。根據線圈結構和/或使用的材料,可提供更高的限制。 1.2工廠測試要求 線圈應浸入水中,對標準銅管線圈的空氣壓力至少為315,對于帶有可拆卸頭的可清潔線圈,應測量為125。高壓白銅結構需要500的靜水壓力和沖擊試驗。線圈必須顯示帶有檢查員標識的標簽作為測試證明。 1.3 線圈應為板翅式結構,為所有線圈管提供均勻支撐。不銹鋼散熱片應由304和316不銹鋼制成。碳鋼翅片應由109-83構成。線圈應采用模壓鋁,銅,不銹鋼或碳鋼翅片制造,帶有自間隙套環,完全覆蓋整個管道表面。除非另有說明,否則翅片厚度應為0.0075+/-5%。制造商必須能夠提供4至14個翅片/英寸的自間距模壓翅片,公差為+/-4%。 1.4_ 管道和回彎應采用符合75和251標準壓力應用的12200無縫銅管制造。高壓結構應根據法案使用無縫90/10白銅合金70600。不銹鋼管應為249。碳鋼管應為&/214和無縫179。銅管回火應進行輕度退火,最大晶粒尺寸為0.040,最大硬度為65,尺寸為15。 對于標準無縫銅管,設計允許管內水流速度高達6英尺/秒,對于可選的無縫合金70600白銅管,設計允許高達8英尺/秒。 管子應機械膨脹,與翅片環形成過盈配合。線圈尺寸和壁厚’為5/8“0.020和1/2”0.016和1“.035銅標準,還有其他選擇。鋼管提供5/8’^<0.035或0.049。 1.5標題 接頭應由12200無縫銅制成,符合75和251標準壓力應用。高壓結構是根據法案采用無縫90/10白銅合金70600。不銹鋼將由304和316(-240)-5或-10構成。碳鋼集管應由-10(-135)或-40(53)管制成。 線圈返回接頭應配備出廠安裝的1/2?,?通風口連接,放置在接頭表面的最高點。 管對頭孔應向內侵入,使得落地表面積是芯管厚度的三倍,以提供增強的集管與管接頭的完整性,所有芯管均應在集管內徑內均勻延伸不超過0.12英寸。 端蓋應模壓成型并安裝在集管的內徑上,使得著陸表面積是集管壁厚度的三倍。 1.6連接 標準結構流體連接是公管螺紋(),并且由符合43或40鋼管的紅色黃銅構造。不銹鋼為304或316(-240)-40或80.碳鋼為53-40,106-40或-80或53-80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