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車間專用除濕機
在“共享單車”的驅動下,共享經濟被推向了風口浪尖,眾多家電企業也紛紛看中了共享經濟的商業模式,試圖以此來突破困境,沖擊市場。 就在前不久,上海徐匯區的一家商場內,一組共享洗衣機出現在了一層露天廣場的顯眼位置。據悉,機器由三個滾筒箱體構成,從右起是標注8、18兩種容量的洗衣機各一臺,最左邊是一臺容量18的烘干機。價格方面,8洗衣機每桶收費20元,18每桶收費40元,烘干收費10元。兩種容量的洗衣時間均為30分鐘,烘干時間為15分鐘。支付方式除了現金外,還支持與支付寶支付。 此外,記者了解到,在共享洗衣機方面,海爾集團旗下推出了“海爾洗衣”,美的集團(44.88+0.90%,診股)旗下也推出了智能洗衣房“美美洗”,并且已經成功打入校園市場,根據計劃將來還會進一步拓展到社區、酒店等領域。 在共享洗衣機后,共享電視也不甘示弱,成為了第二大被共享的家電產品。今年5月16日,樂視推出了號稱“全球首款共享電視”超455,其給出的“共享”理論是,超級電視用戶完成指定的任務即可延長一年的影視會員。具體任務包括:開機達到277天、通過電視購物付費游戲等積累“成長值”到一定數額或者購買售后服務大禮包。就在余熱未散之時,蘇寧旗下的也于6月6日提出“內容開放共享戰略”,來拉攏合作伙伴做“聯盟”。 對于共享電視,業界解讀褒貶不一。支持者認為樂視共享電視是“價值共享”,到達了“共享”金字塔的頂端,為共享經濟的發展增添了一種新的模式,反對者認為樂視共享電視是徹頭徹尾的偽共享,把“共享”泛濫化,不是愛共享而是糟蹋共享。 在劉步塵看來,樂視共享電視,本質上更接近傳銷模式,你必須購買我的產品,還要給我拉來下線,這樣你才有提取返利的資格,至于返利多少,還取決于你買了多少產品、拉來多少下線。這顯然是對電視屬性的異化。 除共享電視外,對于整個共享家電,劉步塵也不看好。他認為,共享家電只會一陣風,熱度很快就會過去。因為,家電產品本身并不具有共享屬性,非要共享則行而不遠。須知,不是所有產品或事物都具有共享屬性,比如我們常見有人在車上貼著“唯車與老婆概不外借”,就是這個意思。共享家電只能作為家電一個極其細分的、邊緣化的市場存在,不宜寄托眾望。 對于共享家電這把火到底能否燃燒起來,中國家電商業協會營銷委員會執行會長洪仕斌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共享家電或只為短期內商家宣傳的噱頭,從長遠來看并不實際。因為家電不同于其他共享平臺,家電強調的還是以家用為主,因此共享來的就比較突兀,例如冰箱共享肯定是不符合發展潮流的,再說到洗衣機共享也是有衛生標準的,在一定公共資源內是可行,但從家電的屬性來看,它是私有化的,共享并不符合家電的發展趨勢。 易觀終端分析師趙子明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共享家電在國外早些年就流行開來,以洗衣機、烘干機為主。現在國內也開始興起,但除這兩類比較特殊的家電外,他認為其他家電并不具有共享的性能。 因此,家電商靠“共享家電”打贏翻身仗的愿望,或將落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