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潮天氣,養生小常識多雨潮濕的季節很適宜腸道病菌和霉菌生長,果蔬一定要洗干凈后再吃;隔夜飯最好不吃;不吃直接從冰箱中取出的食品,應等其溫度回升或加熱后再吃。夏季可多食用消暑清熱、化濕健脾的食品,飲食應清淡、多樣化。多食營養豐富的新鮮水果蔬菜和蛋白質,并適當食用姜、蔥、蒜、醋,既能殺菌防病,又能健脾開胃。絲瓜、西蘭花和茄子等當季蔬菜適合夏季食用,患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可多吃南瓜,胡蘿卜、紅棗等紅色食物對心臟也很有益,而夏季進補,雞、鴨、鴿子等家禽肉是上選。夏天可以多選擇一些除濕的食物,如薏仁有健脾利濕、補肺清熱等作用;絲瓜、木瓜可以通絡去濕;馬齒莧可去腸胃濕邪;竹葉、荷葉、西瓜翠衣等可以解暑利濕;多吃苦瓜、苦菜、萵筍、芹菜、蒲公英、蓮子、百合等苦味食物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此外,少量食用辣椒也有助排除體內濕氣,還可多喝綠豆湯。 注意通風切勿貪涼。健康小常識認為,夏季空氣潮濕,加上雨水增多,不注意通風除濕易致室內濕氣過重。相對干燥的環境無論對人體還是食物都更有利,因此夏季無論是否下雨,都應該經常開窗通風除濕氣。 天氣濕熱,不少市民把家里門窗緊閉,認為這樣可以保證室內不受潮氣侵襲。這種做法是生活中的誤區,實際上會給室內霉菌一個更好的生長機會。室外的空氣雖然比家里潮濕,但比家里的空氣干凈且不含霉菌,市民可以通風一段時間,給家里換了好空氣后,再采用方法給室內除濕,這樣霉菌在室內滋生的幾率就降低了。延伸:夏季吃什么消暑? 許多人為了保持室內的溫度,緊閉門窗,這樣就造成了室內外溫差比較大,極易引起夏季感冒。夏季要特別注意空調的使用,房間一定要時常開窗通風,開空調要有節制,時間不宜過長,空調的溫度不宜過低,27℃比較合適。同時,夏天睡眠時注意蓋好腹部,以防受涼,納涼的時候最好不要坐在風口。 專家指出,應根據自身體質,選擇適宜的鍛煉項目和合理的運動方式,這樣不但可以健脾、養心和生津,還能增強心血管系統的功能、加快血液循環、改善血液黏度減輕心臟負擔等,如游泳、散步、慢跑、太極拳、廣播操等,一般每天鍛煉的最佳時間是在上午的9點到11點之間,晚上不宜做過分劇烈的活動,若運動過激,可導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傷陰氣,也損陽氣。
|